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——论Nike Hyperlive之于突破
笔者身高一米八四,体重65公斤左右,臂展较长,可以勉强扣篮,挺喜欢突破的。对于这双球鞋,概括起来很简单,那就是简约的流线型的设计,轻薄的网面,朴实的中底。
这双鞋的鞋面采用了大孔网面加Flywire的配置,提供了不错的透气性,特别是在球鞋的中后部。但全部的鞋面支撑仅仅来源于侧面的稍硬的飞线,其实与其说是线,还不如说是TPU薄片,因此不得不说鞋面的支撑性与柔韧性都一般,包裹性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。在启动时,鞋面的变形还是很大的,由于整体鞋面只有后跟一处缝,加上线鞋面柔韧性不足和缺少关键褶皱处拼接设计,压力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输出,从而全部通过薄硬的鞋面反馈给了脚背,带来了一定的不适感。鞋面整体比较轻,加速时不会有负重感。
全掌注入式Phylon中底(就是鞋垫,跟Nike Kobe XI一样),这里的Phylon前后密度较为均一,提供的缓震有限,体重大的朋友甚至会感到震脚,就算是我也不喜欢穿着它做一些类似急停回拉的动作,确实不太软。但启动反应绝对一流。而且全鞋的主要重量就来自于厚实的鞋垫,因此它重心较低,能提供不错的场地感。对于抗扭转性而言,主要来自鞋根部埋藏的硬质TPU。还有就是侧边的防侧翻设计,用的是硬质橡胶,与Nike Kobe X的侧面碳纤维织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但毫无疑问,效果相差一些,甚至可以说是样子货。
然后来说说这双鞋的外底,我敢说这双鞋的外底就是为突破而生的。继承了Nike Hyperchase的设计,带有间隙的六角形(KD9感觉就是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),配合XDR材料。这样的外底在干燥的球场,无论是什么材质的球场,都能提供不错的抓地力,通过慢动作显示出这双鞋在侧向与正面急停的测试中表现都还可以,启动时也不会打滑。打了两个多月的外场(水泥与颗粒状塑胶),整体磨损如图所示,看来耐磨性还凑合。
而在我看来,这双球鞋,包括它的前代Hyperchase最大的特点,就是前掌有一个较大角度的倾斜,对比可得,Hyperlive前掌上翘部分的面积比Kyrie II与Kobe X都大出不少。同时前掌的面积特别大,当然这也是每一双突破系球鞋的标配。 毕竟这是一双低帮球鞋,所以不能提供多少保护性,只能说对于跟腱的固定还是可以的,当时脚踝就呵呵了,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,一定要带护踝。回到最初的题目,这双球鞋或许不能提供给你极致的缓震,但却能给你带来十足的场地感;牺牲了一定的保护性,换来了灵活性;通过整体结构的设计,节约了成本,带来了不错的性价比,总的来说,这双球鞋还确实是可以称得上是锋卫队员可以考虑的利器。
最后附上泡椒和一哥的上脚图。
引自 @GET-USER-249497:
引自 @GET-USER-60263:
这鞋不舒服。。。